图说: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分子植物》
“2020年后,新冠疫情有关的成果‘爆发式'发表,产生了极高的引用数,是影响因子‘跳跃'的重要原因。”被科研人员称作“CNS”的三大刊《细胞》《自然》《科学》普涨近20分,主要原因莫过于此。
新民晚报记者日前走访多家科技期刊编辑部,还原“硬核”崛起下,“上海出品”当下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思考。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IF)46.297,跻身世界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50强行列;
《细胞研究》: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地做事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实习生 计丹洁
图说:《分子植物》在2020年创办了姊妹刊《植物通讯》
在李党生看来,这条跨越的上扬曲线,也是得益于影响因子的算法——新公布的影响因子,是用2019年至2020年所有文章在2021年被引用的次数,去除以这两年里所有文章数。
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第二后,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分子植物》,今年以21.949的影响因子实现了更上层楼。
“哪怕到今天,科学家产生了高水平的工作,第一个想到的还是‘CNS',这是人之常情。”他坦言。令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在《细胞研究》上发表的论文水平,已经接近、达到“CNS”的标准。期刊的科学编辑们也通过和科学家群体的紧密联系,并全方位提升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细胞研究》的诚意和潜力。
“这些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实际上对应着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从不同角度展现着光学领域的进步,共同构建起《先进光子学》的丰富与多元。”袁小聪表示。
《分子植物》:更上层楼后要守住“阵地”
《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突破20分大关,跃居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陈卫标研究员看来,《先进光子学》来稿量飞涨,既是全球光学科研快速发展的表现,也反映了各国科研人员对于中国期刊的信任度在快速上升。据透露,上海光机所在今年还将在综述领域发力,推出《光子学评论》,目标影响因子30分,“好的综述文章包含大量的信息,不仅是对本领域的回顾,还有很多有见地的展望,对于国家和相关机构,是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
“当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该考虑建设稳定的生态体系。”他打比方说,宝塔一定靠基座支撑,若只剩“空中楼阁”,相当一部分有潜力的成果恐怕就要流向国外期刊了。
当然,新刊需要经历阵痛。在当下的评价体系下,很多科研人员还是不太愿意把论文发表在没有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好在,这样的情况将从这个夏天起得到改变——最新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里,《植物通讯》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8.625,位居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全球第7。
诞生于2019年的《先进光子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中国激光杂志社出版。创刊伊始,便获得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支持,大家对这本新刊有着不小的期望:“高起点、旗舰性”。
陪伴《细胞研究》成长了17年,李党生的思考早已不停留在这一本期刊上,如何丰富“期刊生态”,他开始摸索,也有了自己的心得。“《细胞研究》为确保期刊质量,拒稿率超过了90%,这无形中也对一些有潜力的实验室和科学家关上了大门。”后来,姊妹刊《细胞发现》的面世,让那些相当优秀的成果也站上了能得到展示的舞台。
这是一个“出道即高峰”的喜讯:《先进光子学》以13.582的影响因子完成国产期刊在全球光学期刊国际赛场上的首秀,并一举拿下光学类顶级期刊的第5把交椅。
去年影响因子25.617,今年大涨近21分,可《细胞研究》主编、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长李党生却出乎意料地冷静。“这么多年来,《细胞研究》和其姊妹刊《细胞发现》始终在稳定向上发展。”这是他首先强调的。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蹭蹭上涨,自然离不开我国科学家优秀的科研成果。从世界植物科学研究发展来看,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正在形成欧美之外的又一个植物科学研究高地,因而《分子植物》有了快速成长的沃土。
文章来源:《光子学报》 网址: http://www.gzxbzzs.cn/zonghexinwen/2022/0721/597.html
上一篇:俄罗斯学者开发出用于超快速信息传输的纳米芯
下一篇:英特尔推出集成光子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