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肖荣诗教授、黄婷研究员团队近日在《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发表激光压焊铝铜异种金属研究结果(Laser pressure welding of dissimilar aluminium and coppe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2022, 27:52-60)。论文第一作者为张景泉博士。
研究团队在激光压力焊接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
1.?激光压力焊接能量汇聚研究
图1?激光压力焊接V型坡口内能量汇聚规律
针对近红外激光焊接高反射率铝、铜等金属材料过程中,激光能量利用率低、焊接效率低等问题,搭建了激光压力焊接试验平台,建立了激光压力焊接能量传输模型,揭示了V型坡口内激光功率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反材料铝或铜组成的V型坡口对光纤激光能量汇聚作用显著,是原始光斑能量密度的数倍,实现材料的熔化(图1)。
2. 激光压力焊接焊缝成形机理研究
图2?铜或铝焊缝横截面形貌及微观组织特征
根据激光熔池凝固结晶规律、晶界分布及织构变化情况,揭示铝、铜在激光压力焊接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规律以及焊缝成形性。结果表明,激光能量汇聚作用促使铝、铜在进入压辊压力作用位置前熔化,在经过压辊时,熔融状态的材料将被挤走,而新凝固的组织将在压力作用下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焊缝搭接界面附近不但晶体发生滑移,而且晶面发生转动,形成形变织构,最终达到原子间作用距离,实现连接(图2)。
3.?铝/铜异种金属激光压力焊接焊缝组织和力学性能
图3?铝/铜焊缝力学性能及界面微观组织
在铝/铜异种金属焊接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会恶化焊缝接头力学性能,成为阻碍异种金属结构的应用和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在激光压力焊接过程中,极快的焊接速度会有效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此同时,只加热或微熔金属表面薄层,同样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根据铝/铜异种金属激光压力焊接焊缝成形性以及熔池凝固结晶规律、铜侧反应界面特征,揭示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铜侧极薄的界面反应层厚度(<2 μm)以及在反应界面层中纳米级两相异质层片结构,使焊缝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剪切强度在110 MPa以上。
相关研究内容发表在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2022, 27: 52-60)、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21, 808: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2021, 143: )、Materials Letters(2020, 260: )、焊接学报(2021,?42(4): 20-27)。日本东北大学Yutaka S. Sato教授合作开展了部分研究。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关注
高功率及超快激光先进制造实验室
智能光子制造研究中心,江苏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文章来源:《光子学报》 网址: http://www.gzxbzzs.cn/zonghexinwen/2022/0121/569.html
上一篇:24岁成博导,电子科大研究员用两颗钻石,让原子
下一篇: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在LAMOST数据中新发现135颗O型